刘娇月现任农业与生物学院公共仪器与资产管理平台主任。在校十三载时光,她先后担任农业与生物学院国际交流办主任、学科与科技办主任、公共仪器与资产管理平台主任。在不同的岗位上,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服务师生、提高质量、增强效能”为宗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全情服务学院师生,是学院行政工作的“多面手”, 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老师赞誉、同事信赖的优秀管理服务者。
建章立制,夯实根基,以勤勉之心提升管理工作的“精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多年的行政工作中,她深知“制度是管理的基石、灵魂与保障”。在不同的岗位上,她先后组织制定了学院的《教职工因公/因私出入境管理办法》、《本科生海外深度访学奖学金管理办法》、《PI研究组管理办法》、《纵向科研经费间接经费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房产资源管理办法》、《采购与招标管理细则》、《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等数十个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简化师生的办事流程、优化了部门的工作体系、加快了学院的运转效率。
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以炙热之心成就管理工作“开花结果”
作为一名外事工作者,刘娇月主动出击,瞄准全球农科排名名列前茅的康奈尔大学,开启和保持了长达十余年的深度合作。双方形成了“10+10”教授结对科研的合作模式;每年引进6位康奈尔大学的教授联合开设3门本科生课程;连续举办多次双边合作研讨会、暑期夏令营等活动。30余名交大本科生依托“交大-康奈尔2+2本科生双学位项目”完成两校的培养,顺利被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常青藤高校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2016年,响应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的号召,刘娇月开始谋划学院与以色列、保加利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先后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成立了“交大-希伯来大学现代农业联合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保加利亚中心”(国内唯一)。并连续策划和举办了数届面向沿线国家的高端农业培训,招收了超过20个国家的150余名学员,引起了国内和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学院的“一带一路”合作工作荣获了201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管理与改革案例征集评选”先进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与希伯来大学农业、食品与环境学院的深度合作,2021年,学校与其签署了中外联合办学协议,在崇明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促成交大崇明校区落地,使之成为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在学科与科技办工作期间,刘娇月意识到平台对于科研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将国际化的视野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牵头成立了多个国际科研中心:“交大-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山东大学单细胞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交大-德国马普学会伙伴研究组”等;成功申请获批省部级基地“上海市现代种业协同创新中心”;完善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室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每年为学院教师组织数十场基金和项目申报辅导会。学院的“四青”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不断攀升。
在管理学院的公共仪器与资产管理平台期间,她谨记安全是实验室工作的第一要务,实行“培训+检查”的工作模式。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成立学院的安全督导工作组、形成实验室安全员定期交流分享等工作举措,狠抓实抓实验室安全工作。2023年以每个月一期的频率,邀请学校专家到学院连续组织了十期不同类别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同时,她大力推进公共仪器平台的建设,2021年至2023年间,学院30万元以上的仪器共享率从58%提高至85%,共享机时数得到了大幅提升。按照公共仪器设备的功能和类别,她将公共仪器平台划分为5个子平台,并为各子平台招聘责任教授和技术人员,使平台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真诚率真,耕耘奉献,以赤诚之心做“有温度的管理者”
工作中她坚持小事认真办、实事主动做,从不推脱师生的需求。生活中她主动关心同事,定期与本部门和本支部的同事们谈心,与同事和睦相处,解各方之所需、主动为其他部门协调补位。疫情期间她奔走在学院抗疫工作第一线,担任学院的核酸志愿者。“靠谱、真诚”,是同事和领导对她一致的评价,正是有了这份信任,才有了一项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作为一名已经拥有20年党龄的年轻“老党员”,一直以来,她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用情、用心投入工作。翻译译著《食品安全文化》;先后主持开展多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校级课题。荣获“上海交通大学外事先进个人工作者”二等奖、SMC-晨星后备青年教辅/管理人员奖励计划、“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度党建研究课题”三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年度考核优秀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