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物理与天文学院
返回列表

以心为灯引航路,以智育人筑栋梁

王伟,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暗物质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耕基础物理教学与科研十余载,近年来讲授《大学物理》《原子物理》《量子场论》《群论》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率先探索人工智能与物理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在育人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

 

潜心教学,探索数智教育新路径

王伟教授始终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打造高效、互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主讲的《大学物理》《原子物理》等课程内容深入浅出,逻辑严谨,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认知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他善于运用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比喻,将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点,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核心内容。

近年来,王伟教授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物理教学”的教学改革实践。2024年,他主持了校级“人工智能+原子物理数智课程”项目,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验物理教学,开发智能辅助教学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相关教研成果发表于专业期刊,为推动高校物理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他还与合作者共同编撰了《量子场论导论(第二版)》《量子色动力学专题》等教材,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提升了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这些教材不仅成为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也为高年级本科生提供了拓展学习的优质材料。

近三年来,王伟教授所授课程的学生评教成绩全部为B及以上,教学效果受到广泛好评,2020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一等奖,2022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育人为本,桃李芬芳满天下

在研究生培养中,王伟教授践行"学术筑基-创新赋能-人格养成"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指导的8名博士毕业生中,多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1人入选2023年上海市领军(海外)人才计划。毕业生中既有赴国内外顶尖高校继续研究工作的学术新星,也有在国内双一流高校执教的青年才俊。

博士后培养方面,王伟教授同样倾注大量心血。指导的7位出站人员中,1人任华盛顿大学合同教授,多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1人获2023年基金委优青资助,并跻身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现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本科生科研指导方面,王伟教授也成效卓著。他指导5名本科生完成毕业科研实践,带领学生完成一项PRP大创项目并获评“结题优秀”,该项目于2023年成功入选国家级大创项目。此外,1名本科生荣获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本科优异学位论文奖。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育英才

2015年和2021年起,王伟教授两次担任班主任,期间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他多次组织班级主题班会,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悉心指导,更在思想、心理、职业规划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拓宽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4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本科)项目资助,即将毕业的学生中,9人将赴国外顶尖高校深造,其余22名学生全部在国内高校及重点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凭借出色的班主任工作表现,王伟教授分别荣获2016年、2022年、2023年“优秀班主任”称号,并于202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十佳班主任”荣誉,成为学生心中值得信赖的引路人。

 

学术引领,服务育人共发展

除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王伟教授还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与科研平台管理,现任教育部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暗物质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致力于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科研环境与学术资源,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助力人才成长,为学院的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从教十余载,王伟教授始终以"大先生"的标准自我砥砺,在讲台上播种科学火种,在实验室里攀登学术高峰,用智慧与情怀书写着新时代教育者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