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
陈赛娟院士
【所属学科群】
临床医学学科群
【所获奖项】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感言】
科学的本质是不懈求知、求真和捍卫真理,要保障知识的真实可靠,就必须诚实守信
【获奖人简介】
陈赛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白血病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包括Science、Nature Genetics、Development Cell、Nature Commun.、Blood 和PNAS在内的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
【成就与应用】
陈赛娟教授近二十余年来主要从事血液恶性疾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她在国际上有多项重大发现,率先发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DNA甲基转移酶(DNMT3A)基因突变是该类白血病的始动因素;发现RNA解旋酶DDX3X基因突变是天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NKTCL)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独特分子标志;系统阐明慢粒白血病和M2b白血病的多步骤发病原理;应用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开展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代谢组学研究;揭示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砷剂作用的直接靶点,阐明砷剂“以毒攻毒”的分子机制,奠定了APL协同靶向治疗的分子基础。她注意基础与临床医学的结合,领导了APL的靶向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使APL 实现了从高死亡率向高治愈率的转变。同时,她将这一成功思路进一步拓展至其他类型的白血病。她的研究对我国血液学科发展具重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
【曾获奖项】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吴阶平医学奖等在内的10余项重要科技奖项以及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女杰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研究历程】
陈赛娟教授主要从事白血病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法学习期间她就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伴Ph染色体急性白血病在BCR基因第一内含子的断裂点丛集区域(m-BCR),并提出了Alu顺序同源重组介导的BCR-ABL基因重排及染色体易位的工作模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和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分子遗传学依据。回国后,她先后建立了双标记FISH、染色体涂沫、多色FISH等先进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对中国人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的系统研究,发现了若干新的染色体易位。1991年,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APL变异型染色体易位t(11;17)(q23;q21),为研究APL的发病原理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诱导分化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的模型体系。她继而克隆了11号染色体的PLZF(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基因及PLZF-RAR?融合基因,实现了我国在人类肿瘤致病新基因克隆领域内“零”的突破。1999年,又获得了PLZF基因全长201kb的DNA序列,是当时我国科学家为主完成全序列测定的一个基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她主要指导了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陈赛娟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始探讨ATRA和三氧化二砷联合靶向治疗APL,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五年无病生存率达到90%以上。2000年,陈赛娟率先提出并启动了白血病基因组解剖学计划,随后发现了一批新的白血病发病相关的突变基因与融合基因,揭示了白血病发病的新机制,为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分子标志和靶标,并建立了急性髓性白血病预后相关的分子分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白血病发病的分子机理,为制定精准分子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