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

淋巴瘤发病机制新发现与关键诊疗技术建立和应用
2020年04月29日

【项目名称】

淋巴瘤发病机制新发现与关键诊疗技术建立和应用

【所属学科群】

临床医学学科群

【所获奖项】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感言】

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就是我们转化研究的方向,改善中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让更多患者康复,回归生活,患者的微笑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项目简介】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本项目聚焦中国高发侵袭性淋巴瘤,创建适合中国患者的分子分型新体系;紧扣淋巴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发现化疗耐药的新靶点;针对淋巴瘤致病关键信号通路,应用靶向治疗新策略,提升中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改善中国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成就与应用】

团队创建了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首个分子分型体系,完善淋巴瘤精准病理分子诊断新技术;牵头完成中国首个DLBCL免疫化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和国际首个NKTCL针对代谢组学异常的靶向治疗临床研究,使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提升10%16%。发现凋亡相关c-FLIPBCL-XL分子是淋巴瘤的化疗耐药预警新指标,阐明其上游的关键细胞信号通路,为淋巴瘤化疗增敏提供新方向。揭示肿瘤血管诱发的肿瘤“基质”促癌性可被血管靶向药物成功阻断,提供淋巴瘤血管靶向治疗新思路。研究成果发表论文680篇,总他引6191次,被N Engl J Med等权威杂志专文述评,主编译专著12部,制定淋巴瘤指南共识8项。成果推广至全国24个省市,超过万例患者从中获益。

【曾获奖项】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项7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巾帼创新奖等荣誉。

【研究历程】

上世纪90 年代,学科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赵维莅教授进入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工作,2001年受陈赛娟院士推荐赴法留学,师从ANNE JANIN教授(法方导师)和陈赛娟院士(中方导师),2004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2005年担任瑞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2007年担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在陈竺院士和陈赛娟院士支持下成立实验血液学研究室,建设淋巴瘤亚专业提出“基于系统生物学理念的淋巴瘤转化医学研究”这一新的发展思路。团队不断凝练以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为纽带、以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转化基地,以淋巴瘤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为核心的创新研究群体。开展紧密和谐的交叉协作,利用患者、细胞、分子、动物等层面的细致研究,以促进前沿技术和医学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目标,围绕淋巴瘤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通过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协作和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完善临床资源共享体系,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临床生物样本库、临床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平台和转化医学研究信息综合系统;积极开展基于靶向治疗理念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努力提升我国淋巴瘤转化医学研究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供稿单位: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