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风采

我身边的好老师-航空航天学院刘洪
2022年10月10日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芝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刘洪老师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培养的,为建立交大航空航天学科做出卓越贡献的开拓者,他真正做到了成为“火箭助推器”,燃烧自己,成就学生。

每一位和刘老师交谈过的学生无不被其广阔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学术判断所折服。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个冰火系的魔法师,研究领域涉猎了水结冰问题、湍流燃烧问题、气动光学问题、涡动力学理论等等,而在每个领域刘老师也都真正做到了世界的一流水平。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为什么刘老师可以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深度的阅读和思考。在一次组会上,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汇报了近期阅读的文献,把自认为行业内的顶级期刊相关的近百篇文献都介绍了遍。令人感叹的是,刘老师说这些文献他都已阅读过,同时说道看文献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应该只看行业内的顶刊,需要思路开阔不拘形式。一方面要长期关注整个科学界的顶级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这样才能开阔自己的科学视野,另一方面还要关注最新的会议论文,这样才能把握行业最前沿动态。这位优秀的学生正是受刘老师影响下专门从机动学院转到空天院的09级本科生傅之东,他在本科阶段就在PoFJFM这类流体顶刊上发表文章,毕业后最后成为我国当年唯一一个同时拿到牛津和剑桥全奖的留学精英。对于刘老师,他曾发自内心地感叹:在科研上,刘老师最大的特点在于超前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由衷得感谢刘老师这位“伯乐”。正是刘老师这种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学术态度影响并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学者继续在学术难题上耕耘。

刘老师在科学问题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背后国家面临的重大工程难题。学术同僚们时常戏谑称他为“傻子”,因为只有他愿意做别人不看好之事,啃别人不愿意啃的难题。但正是凭着这种干劲,刘老师带领着研究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工业界难题,取得了常人无法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业界认可。从2005年开始刘老师重点研究飞机结冰问题,但国际上对飞机防除冰技术严格保密,而国内相关研究基础薄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刘老师指导09级博士研究生孔维梁开展结冰机理风洞设计,并以过冷大水滴制备这一世界性难题为目标,经过10年研究探索,通过实验验证,首次提出飞机过冷结冰理论模型。相关成果在美国航空航天学会期刊《Journal of Aircraft》杂志发表后,得到波音公司副总师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给出了真正符合过冷物理的结冰模型。国际高水平期刊《Physics of Fluids》主编撰文认为交大团队的详细的实验结果直接支撑了FAA-140修正案的必要性,该成果将成为提高飞行安全设计的有效手段。目前孔维梁博士已然成为我国大飞机结冰问题的中坚力量,提出了关键型号的除冰技术并正在开展相关技术验证。

真正支撑刘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学术及工程难题上不断突破的原动力来源于刘老师作为一代航空人的航空报国情怀。自2011年起刘老师主导开设了我校面向大一学生的“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课程第一课就是介绍我国的航空历史。通过介绍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我国航空产业的布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直到2019年阅兵仪式上我国自主研制的五代机J20,我国航空工业才真正做到知耻而后勇。刘老师课上的激情和感染力影响了每一位上课的学生,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航空报国的种子。其中一位代表就是2012届大飞机特班的毕业生孔博,现工作于中国商飞上飞院试飞部。他负责飞机恶劣条件下的年复一年的试飞工作,今年我国国产大飞机C919适航取证离不开像孔博这样甘于奉献的航空人,而林忠钦校长也在开学典礼把他树立成就业典型。孔博曾说刘老师自身的航空情怀及优秀的学术品格深深影响了他,他才义无反顾投身于祖国大飞机的试飞事业,无怨无悔。由于刘老师在教学及课程思政上的出色表现,“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被入选为上海交通大学第十届卓越教学奖,同时刘老师也获得了第十届凯源十佳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