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名师

致远人才培养管理团队:超越·筑梦·守望·大爱

超越·筑梦·守望·大爱

——记上海交大首届教书育人集体二等奖致远人才培养管理团队

 

 

 【名师名言】

■ 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给大学更多的空间,让大学回归人才培养的本源,造就让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创新潜能的环境。

■ 热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气质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发挥。

■ 现在的80、90、00后并不是没有追求,缺乏理想,缺少激情的!他们恰恰是非常有抱负的一代,只是我们读不懂他们,更少有人去研究如何读懂他们。

一切源于2008年时的一个梦想,“想要精选出一批学生,给他们最好的教育”,一群有志于培养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的创新型领袖人才的人汇聚到了致远。他们中有一群学术造诣高深、科研成果丰硕,同时又潜心教学、热爱学生的人。他们是致远的项目主任,精心设计着培养方案,全程培育学生成长,他们是严师、是慈父、也是学生的“忘年交”。还有一群敬业奉献、用心用情,力求每一件事都做到耐心极致的行政人员。他们大部分是年轻的妈妈,他们爱生如子,被致远的孩子们亲切地叫成“妈妈”“姐姐”。这两类人共同组成了致远学院的人才培养管理团队。他们既懂得“以师生为本”的智慧,更深谙“在管理中服务”的内涵;他们精勤奉献,毫无保留;他们言传身教,守望成长。“思源致远,砥砺前行”,他们护送学生扬帆远航,追求卓越,攀登世界之巅。     

超越,为学生打造一个国际舞台

致远学院以培养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的创新型领袖人才为使命。致远学院的人才培养管理团队视此为己任,为打造人才培养新的高地呕心沥血。他们依托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借鉴国际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打造与世界接轨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知识整合和沟通协作等综合能力,以及多元文化理解与全球视野的拔尖学生。团队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已初显成效并逐渐辐射到全校各学院。但团队成员们从未停止过探索改革的脚步,立足中国,以我为主,海纳百川,不断超越,办国际一流的荣誉学院。他们积极引入国际整合科学(Integrated Science)的课程设计理念,统一设计各方向的培养方案并有效整合课程。他们抓住机遇“引进来”,坚持按照国际标准全球范围内聘请最优秀师资,邀请包括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在内的国际学术大师和世界知名学者站上致远讲台,努力汇聚各种世界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还努力拓展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鼓励学生“走出去”,超过90%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赴海内外顶尖大学或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实习。团队创新性地建设了一个全过程的教学质控体系,包括致远荣誉课程建设与评估,还包括覆盖一整年的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对于致远的人才培养管理团队来说,最大的奖励便是帮助学生实现最大程度的教育增值。“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会还你整个世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致远模式”荣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荣获由《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16年在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与国际教育评级组织QS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重塑教育全球“Reimagine Education 2016”教育创新大会上,学院的“好奇心驱动的主动性学习”项目获得所申报类别的“Cultivating Curiosity Award(培养好奇心奖)”和学科类别的“Natural Sciences Award(自然科学学科奖)”。     

筑梦,让学生每天能被梦想叫醒

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感化另一个灵魂。”致远学院人才培养管理团队的梦想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如何激发致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原始好奇心,如何帮助学生们在追逐科学梦想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一直是致远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灵活的科研见习制度让2009级的黄金紫同学在本科期间曾先后轮转激光等离子、计算神经学和流体力学三个实验室直到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毕业以后他选择攻读流体力学博士,并在2015年凭借《一根棒棒糖舔完需要多少次》的研究论文,获得菠萝科学奖。致远学院的毕业生殷佳祺在学习生命科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她希望转入数学方向,尝试“用数学去了解生命”。致远学院人才培养管理团队为她重新打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突破重重管理壁垒和限制,最大程度为她的学术发展创造条件。虽然她花了比别人多一年的时间并付出了多数倍的艰辛,但却拿到了领域排名第一的华盛顿大学等八所世界顶级高校的PhD offer。她在毕业典礼上回顾五年的大学生活时说到“正因为致远,我才可以跌跌撞撞反反复复看清我的路,找到我珍惜的、我愿意去追逐的东西。”致远的人才培养管理团队成员尝试在最详尽的管理制度体系里寻求最人性化的执行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不是简单的口号,所有的团队成员用自己的智慧、耐心和付出践行着他们的管理理念,努力让学生每天都能体会到被梦想叫醒的幸福,实现人生最大的快乐!致远学生在读期间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Neuron》等国际期刊与会议发表论文74篇,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和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屡次摘金夺银、创造佳绩。“致远六期”的毕业生中,83%选择继续深造,61%赴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密西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顶尖名校。     

守望,让学生自信起航勇往无前

曾有一位学生家长在毕业典礼上深情地说道:“致远啊,四年前,我交给你们一个追梦少年;今天,你们还给我了一个自信阳光、励志上进的孩子。”学海无涯苦作舟,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是异常艰苦、迷茫、曲折的,要完成对大师的超越着实不易,孩子们的逐梦之旅怎可能一帆风顺。虽然致远学院的学生在高中时代个个都十分优秀,但是大多数学生都经历了“繁忙与艰难”“压力与痛苦”“迷茫与选择”……的心路历程。幸运的是,他们一路都有致远学院人才培养管理团队用心、用情的守护,他们成为致远学子扬帆远航,追求卓越,攀登世界高峰的引路人和护航者。“老师围着学生转、行政围着老师转”,在致远,已经形成了教师乐于教书、专注育人,学生乐于学习、行政人员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尽管学院规模逐渐扩大,但致远人才培养管理团队的成员依然时刻关注着学生们的点滴变化,无论是项目主任还是行政人员都会定期与每一位同学当面沟通,分享他们进步与成就的喜悦;他们总是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学习、科研和生活上的困惑,及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个性化的帮助,开导和疏解他们的迷茫与压力;他们非常乐意成为学生的“忘年交”,与学生敞开心扉海阔天空,无论是答疑解惑还是畅谈理想,都能得到平等的沟通。学院领导办公室的门也随时为学生打开。团队成员们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社会资源等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每一份努力和每一份付出,都赢得了孩子们的认可与感动。连续两年的毕业生抽样调查中,100%的学生都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给出了满意的评价。每一个精彩纷呈的毕业季,孩子们的深情话别带给了团队成员们很多美好的回忆和深深的感动。“致远五期”生命科学方向姬卉说:“曾经实现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对我来说遥不可及,与致远的交汇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没有致远就没有今天独立自信的我,感谢致远在我成绩不好的时候没有放弃我,感谢老师和大家教我如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灵魂的人。”     

大爱,让人文之光点亮学生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致远的人才培养团队不仅启蒙着学生的科研道路,也引导着学生的人格养成。他们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帮助学生明晰自身的历史责任,思考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肩负起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并以此激发学生更强大的求知动力和创新激情。2017届致远计算机科学方向的张億一是一个从小生长在上海的姑娘,她无比热爱这座城市,一直揪心于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本科毕业后她选择留校继续攻读博士,专注研究大数据定量分析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成效,以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致远的人才培养管理团队还用行动诠释了“以行立教,以德修身”的师德内涵。致远学院人才培养管理团队中的不少成员常年投身公益事业,这些在大家看来或许微不足道的点滴,却影响了学生们一生的发展选择。致远学子有的积极从事癌症治疗研究,以挽救千万生命为己任;有的立志成为营养学家,为全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许多同学在毕业座谈会上提到,致远四年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不仅在实验室里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更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中更深层地体会到了家国情怀、人文精神。团队始终坚守创院之初的梦想,让学生用大爱去点亮希望,用理性去探究未知,用信仰去引领时代,让人文之光照亮他们的未来。     

【名师名片】

王维克,致远学院院长顾问兼数学方向项目主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上海市教学名师;郑杭,物理学方向项目主任,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何士刚,院长助理兼生命科学方向项目主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俞勇,计算机方向项目主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万人计划”名师;孙淮,化学方向项目主任,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卓越教学奖获得者;郭晓奎,生物医学科学方向项目主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201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个人一等奖获得者;彭志科,工科荣誉计划项目主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峰,生命科学方向项目主任兼致远学院副院长,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