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我身边的好老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谭家华

他,是我国最早开展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他,是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倡导者和组织者;他,是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大国重器,用来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工程学院教授谭家华一辈子的研究来作注解再合适不过。

如今,74岁的他仍然在研究团队中参与设计,并在讲台上为学生授课。最近当选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的他,手头还在同时设计两三条大船,这类通用型的水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既可以为长江干流吞吐沙石、清淤造地,又可以到长江口甚至远海作业。他说:“这些成果都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所谓最美,不过是看到我们的人才能够为国家解决难题,我们的成果终有一天能为祖国服务,在天涯海角。”

从零开始,一“战”成功

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木兰船建大楼办公室外,有一艘全场最大的船模。它就是谭家华和团队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非自航式绞吸挖泥船“新海旭”,这条长百余米、超过万吨的巨轮,每小时疏浚量达6500立方米。事实上,3年多前诞生的“新海旭”不仅出现在办公区、会议室、大堂间,它真实的航迹近及长江口深水航道,远至从东海、南海到非洲“一带一路”的海上丝路。

不过,谭家华念念不忘自己20年前的“初恋”——“航绞2001”。“现在看来,这是一条小船,”在满是各型船模的陈列墙上,他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指出了这条国内首艘大型绞吸挖泥船。他坦言,当年自主设计它时,还没完全意识到这种船对于每年吹填造陆数百平方公里的江海大国,是如此重要、那么有用。

但,一切不得不从零开始。在本世纪之前,对于“国之重器”同型挖泥船,中国无法单买设备,只能整船进口,世界上几大疏浚强国定价达十亿元人民币级别。而且,引进之后,从保养到维修都倚靠他人。

那时,中交上海航道局本打算只在老船基础上升级改造一条吸沙船,但谭家华在设计中发现吸沙与挖泥原理两样,改造困难。于是他组织团队成员一边设计、一边学习、一边改进,逐步掌握了绞吸挖泥船定位、挖掘、输送和控制等核心技术,解决了集成性和系统性的总体设计难题。他在船厂和工人同吃同住,连续待两三个月是常事。2004年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艘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2001”终于诞生。这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大型绞吸船积累了宝贵经验,打破了我国绞吸挖泥船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揭开了自主设计建造的序幕。

最终,小船一“战”成功,国内几个疏浚公司找到他,都有绞吸挖泥船需求。当然,也有人质疑“是否抄袭”。谭家华笑言,“有参照当然好,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抄。进口国外船舶,见得到船体外形和设备动作,但外方不提供图纸和计算书,材料、工艺、机理等都被封锁,核心技术是抄不到、买不来的”。

左一为谭家华,在他研制的疏浚船上

身为总师,重在“协调”

谭家华所在的交大造船系,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在校内被誉为“一系”。他所属的教研组也代号“110”,是交大数千个教研室中编号第一的教研室。这间教研室就是上海交大船舶设计研究所的“前身”,数十年来一直从事开创性的高技术船舶和装备研发,曾开发过“胜利二号”钻井平台、首艘大型双体客船“瑞昌号”等船品,“天鲸号”“新海旭”等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也在这里研发。

110教研室团队

全国造船界首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已经103岁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就来自“110教研室”。杨槱的徒弟——“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谭家华,国内高校唯一一位“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及其带领的博士生、研究生青年团队,在2020110日走上科学技术奖的最高领奖台。

师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为交大船舶人领航。十几年来,研究所里的每个人加班不计其数,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因为每天8小时对教学和科研来说远远不够。“支撑大家日复一日辛苦坚持的原因,是我们不仅想完成任务,更想要做到最好。我们希望每一条船都有新的进步,所以大家拧成一股绳儿,自己推着自己继续往前走。”何炎平说。

这种从百岁学者到80后、90后、95后的传承,其背后的深远意义在于为“大国工程”源源不断地“输血”,用行动生动展示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所有船舶设计都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设计超浅吃水货船、铺排船、海上施工平台、风电安装平台、绞吸挖泥船等多种船型,这些设计成果都在不同时期,解决了当时国家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

正是在团队中一代代的传承,他的学生奉献意识和家国情怀也愈发浓厚,绝大部分毕业生结合国家需求前往国家重点行业。还有一些也站上了三尺讲台,活跃在科研攻关一线,奋斗在重大工程建设的岗位上,为国奉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精神正一代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