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

扎根工程一线,勇担科技报国使命 --记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教师团队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开展教书育人和科技创新攻关。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林忠钦院士团队——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教师团队入选。团队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团队建设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引导学生把科研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富有凝聚力的“战斗堡垒”。


以德为先,引导学子“顶天立地”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创建于1996年,现有教职工26人,研究生180余名。二十多年来,研究团队在林忠钦院士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笃行不怠,2014年获第五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023年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光荣称号。依托研究所建立的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四次获评“优秀”。

务实求真、勤勉诚恳,一直以来,团队负责人林忠钦院士都引导青年科研工作者坚守这样的工作态度和育人理念。正是这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得整个团队在科研领域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果。无论学生们遇到学术方向上的困惑,还是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林忠钦院士都会全力以赴给予他们指导与帮助。“作为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使他们成为‘顶天立地的优秀人才。”林忠钦院士表示。

团队提倡“饮水思源”的感恩情怀和“吃亏是福”的奉献精神。林忠钦院士率先垂范,将“长江学者成就奖”个人奖励100万元全部捐赠,设立“长江思源”励志奖学金和“长江思源”科技创新奖学金,先后资助学子100余人。在林忠钦院士的影响下,团队教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多种形式和学生开展对话和交流,关爱每一位学生,为他们的人生道路保驾护航。


传道授业,课程上在“社会大课堂”

团队坚守教书育人初心,承担了《工程材料》、《制造工艺》等本科教学工作,每年有近400名本科生学习,同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专业志趣。为了推动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团队组织教师们定期参加教学培训,建立常态化的教学研讨、学生座谈机制,教书育人获得丰硕成果:承担的《工程材料》和《制造工艺》本科课程均入选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效结合,将企业专家请进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以科研反哺教学,与航天一院、航天八院等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更多平台,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实验室,教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在研究中提升理论,最终回归工程应用”,切身感受大国重器,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报国志向。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教师团队的课堂在教室,更在社会大课堂中。团队指导学生两次问鼎“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入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获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一等奖、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银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奖及国家银奖等荣誉称号;培养了五百余名硕士和博士,一大批学生毕业后选择与祖国同行,扎根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团队教师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项,多名教师获评上海交大“教书育人奖”、最受欢迎教师、凯原十佳优秀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攻坚克难,坚守科技报国“两毫米”

团队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潜心科研攻关、勇攀科技高峰,长期深耕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为中国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3.5亿,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04专项等重大项目,发表论文300余篇,专利转化28项。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团队的科研理念。自1998年起,在林忠钦院士带领下,团队探索建立基于离线检测的中国“两毫米工程”技术体系,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为中国汽车车身制造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两毫米工程”已经成为研究所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一张名片,2008年以后,团队在汽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向大型飞机机身制造、火箭箭体制造、高速列车车体制造,大型船舶制造等研究方向延伸,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机械产品制造质量控制、轻量化设计以及数字化开发技术上取得重要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奖3项、省部级奖9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林忠钦院士被授予2022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

此外,研究团队牵头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新一代超大型运载火箭箭体薄壁结构制造的科学问题”,为长征五号首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超大型运载火箭制造提供了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成果在长征五号箭体薄壁结构制造过程中成功应用,显著提升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制造质量一致性,保证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按时首发和长征三号高密度发射,获得2018年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新拼搏,实现产业技术新突破

研究团队历经15年科研攻关,形成燃料电池金属极板制造的“中国方案”,在超薄金属双极板和高性能燃料电池电堆方面取得多项原始创新与技术突破,使我国的金属双极板关键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开发的金属极板支撑了我国第一辆金属极板燃料电池轿车和燃料电池客车开发,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为上汽集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提供了关键支撑,获2019年上海市技术发明特等奖;开发的150kW金属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成功应用到东风、福田等燃料电池重卡汽车,获2021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团队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打通燃料电池创新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孵化出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等产业化公司,迄今已成为行业翘楚,也成为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标杆,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科研人员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开启中国氢能燃料电池金属极板的产业化之路,加速了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上海治臻2017年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生产线,成为国内最大的金属双极板供应商之一;上海氢晨聚焦于高比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研发与生产,对电堆核心材料、核心部件以及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在一汽集团、宝武集团、中国中车、宁德时代、潍柴动力等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团结奋发,引领团队创新发展

团队2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一支以院士挂帅、多层次学术人才聚集的研究梯队。团队坚持“扎根工程一线,从工程提炼问题,再解决工程问题”,打造具有特色的薄板结构制造科技创新平台。团队制定了以原创基础性研究和行业前瞻性研究为引领的科研规划蓝图,每位团队成员都能在蓝图上找到明确的学术定位,保持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发展方向,自由发展;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时,团队成员能顾全大局,自觉组合。这种科学的管理体制既保持了团队的灵活性,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形成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在林忠钦院士的领导下,团队近几年涌现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领军人才、上海市巾帼创新奖等一批先进典范,并吸引了多名海外优秀人才的加入,其中两人获国家海外优青资助。

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薄板结构制造研究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立德树人”,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继续贡献智慧与力量。